公共课教学部举办“艺术教育通识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专题讲座
7月15日9:00,受公共课教学部的邀请,我院文化艺术管理系李树榕教授在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艺术教育通识课教师的综合素养》的专题讲座,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到场聆听,额尔敦副主任主持讲座。
李树榕教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通识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即:思想政治素养、哲学素养、史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她认为,综合素养包含的内容和学科很多,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哲学、心理学、史学、美学的相关知识,并至少要精通一个艺术种类,有助于和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此外,李树榕还从自身艺术鉴赏经验出发,谈到公共通识课程教师教学的技术技巧、真情实感、创新创意等,其中重点探讨了创新创意包括打破常规、追根寻源、逆向思维、顺势开拓等方法。在谈到做学问的经验时,李树榕认为责任和爱是其动力和来源,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做学问的快乐。在互动交流环节,李树榕还谈到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于自身教学和科研的影响。
李树榕教授的讲座例证丰富、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受到广大教师听众的欢迎和认可,也使大家受到了激励和鼓舞。讲座最后,李树榕以纪伯伦的诗歌与老师们共勉:“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本次专题讲座系2016年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既包括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也包括听专场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活动,其宗旨是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融通互动,启迪思考文化课教学之本质与特色,切实提升我院公共通识课程建设质量。
李树榕简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文史馆研究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特聘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教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文化资源学、艺术批评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并多次获奖。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