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学部举办“艺术与人文”专题讲座
7月13日15:00,公共课教学部在舞蹈系电教室举办了题为“艺术与人文”专题讲座,特邀上海音乐学院杨赛博士主讲。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到场聆听,李欢喜主任主持讲座。
杨赛博士首先简单介绍了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从教经历和留学比利时的趣闻,并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论题。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杨赛将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釆用明代的古诗词乐谱作为曲调,以现代声歌技术作为支撑,创作了一系列既有古韵风雅,又具现代艺术水准的古诗词歌曲,并在演出实践中获得成功。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上海之春音乐节,并在中小学中传唱,让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传承。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导向进行歌曲创作,为“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创作的歌曲,已成为国家重大活动中的保留曲目。他们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如整理上海老歌、为少数民族编写歌曲集、参与整理历代祭祀孔子的仪式等,取得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总结这些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杨赛认为,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逐渐介入艺术教育体系中:一要把人文知识融入到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二要不断结合艺术类专业升华和拓展教师的知识范畴和研究领域;三要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体系;四要围绕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关切来进行科研与创作;五要实现跨专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六要把教学、科研、创作和社会服务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最后,杨赛展示了《忆江南》《龙头吟》《关山月》等优秀诗词歌曲节目,并与公共课教学部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杨赛博士所传达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思路,为老师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新理念、新途径,为我院公共通识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次专题讲座系2016年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既包括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也包括听专场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活动,其宗旨是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融通互动,启迪思考文化课教学之本质与特色,切实提升我院公共通识课程建设质量。
杨赛简介: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教师,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上海市迎世博教授专家志愿者。主要从事音乐美学、中国古代文学、音乐文学研究,兼治艺术哲学、音乐史学,擅长歌词创作,研究成果丰富。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