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学部举办“红学问题与文化渊源”学术讲座
3月30日上午9:00,公共课教学部邀请内蒙古大学教授林方直先生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办题为“红学问题与文化渊源”的学术讲座,我院各单位教师、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艺术理论专业研究生、音乐系和文化艺术管理系本科生到场聆听。公共课教学部李欢喜主任主持讲座。
林方直教授首先阐述了品读《红楼梦》的重要性,指出打仗要占制高点,读书也应占《红楼梦》这个制高点,中国多位学者、伟人都把《红楼梦》作为生命根本和精神家园。林教授认为,品读《红楼梦》是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先是感受生活层面,如人物、性格、情节、爱情、主线、主题、语言等,产生初步爱憎倾向,而后认知小说的思想、题旨层面。从文化渊源来看,《红楼梦》是康雍乾社会历史时代及曹家盛衰史的产儿,又是中华文化大母体的产儿,更是曹雪芹“兼三才而两之”的产儿。对于《红楼梦》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冷香丸’与宝钗性格”、“巧姐儿与板儿姻缘意象群”等难点问题,林教授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和剖析。整场讲座理论充实、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林先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红学的有关学术问题置于中华文化之脉络中进行阐释,善于将文本、人物的隐喻义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关联互证,其讲解立论高远,妙理叠出,言之凿凿,令人信服,为我院师生上了一堂高品质的文学鉴赏的公开课,赢得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本次讲座系我院2016年通识教育系列学术讲座之一,旨在开拓通识课程教师研究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增进学术交流,推进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讲座现场
【林方直简介】林方直,1936年生人,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内蒙古中国古代文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红楼梦符号解读》、《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等。主要论文有《借来诗境人传奇》、《论红楼梦的实象与假(借)象》、《红楼梦中多有微词》、《旧话新提--“经学家看见易”》、《运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红楼梦》、《红楼梦的实境与借境》、《红楼梦春灯谜解读》、《文学现象之数学抽象举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