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内蒙古艺术学院首页

公共课教学部举办“中国的民族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三题”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5-07-23 15:11:53  作者:张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7月22日上午9:00,受公共课教学部的邀请,我院学报主编徐英教授在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中国的民族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三题》学术讲座,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到场聆听,额尔敦副主任主持讲座。
  徐英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指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民族,如鲜卑、契丹、柔然、东胡、党项、突厥等,现今都已融入其他民族或地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的概念可追溯至孙中山先生,新中国在成立之初的民族识别工作中提出了民族的划分标准,即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基础和共同心理素质。而后,徐英教授谈到中国的民族平等、语言文字、宗教和民族政策等问题,又介绍了当今的民族学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的民族学研究大多受到西方人类学重要派别之一的博厄斯学派的影响,并以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花与刀》一书为例说明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接着,徐英教授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三个方面,即:从民族角度看艺术、从艺术角度反观民族、民族与艺术的互补关系等,并以隋唐艺术、蒙古国艺术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这些问题。最后,徐英教授总结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融合在历史上形成的六个冲击波,由此将中国文化艺术推向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的匈奴、柔然、鲜卑、契丹等民族都留有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徐英教授认为,民族艺术研究不能完全依赖于文献、文字的记载,还应该与相应的艺术作品结合起来,去揭开其层层的历史面纱。总之,对民族与历史的了解有助于艺术研究,而艺术研究也可以反证历史。
  本次专题讲座系2015年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公共课教学部夏季学期教学工作坊既包括专家讲座、读书沙龙、教学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也包括听专场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活动,其宗旨是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融通互动,启迪思考文化课教学之本质与特色,切实提升我院公共通识课程建设质量。
  徐英简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造型艺术及艺术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代表著作有《中国北方草游牧民族造型艺术》《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大事年表》《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工艺美术史》《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绘画史》等,主编“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艺术史系列丛书”。

 

1.jpg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