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十三)——交响音诗《壮美的牧歌》创作谈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4-12-12 10:26:47 作者:张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2月11日晚六点半,教学楼306教室座无虚席,“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第十三期响亮开场。此次沙龙邀请音乐学院院长李世相教授为主讲,解析了其管弦乐队作品《壮美的牧歌》的创作特点。
李世相教授先从创作背景娓娓道来,接下来从作品的结构、主题、调性和声、音乐织体、乐队化写作思路等五个方面精彩的讲述了整部作品的音乐特点。《壮美的牧歌》创作于2006年,最初是为昭君文化节一个舞蹈而创作,后受到业内同行及著名指挥家姜金一先生的青睐,多次演出,获得了空前的反响。与欧洲牧歌的田园风格相比,这首作品更要突出内蒙古草原的壮美。在创作特点方面,李世相教授介绍了该曲取材于蒙古族民歌《牧歌》的音高材料,以原民歌中的上行小三度作为全曲的动机,发展为单一主题写作的复三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也突出了小三度的思维特点;和声部分以大七和弦为特征,追求宽广与音乐的张力。李老师还讲述了在配器中如何配置大七和弦的缜密构思,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受到李老师在创作方面的严谨态度。最后李老师清晰地介绍了整曲的乐队化写作思路,旁征博引,以十几分钟的时间令在场的师生学习了如何配器。讲述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李老师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肯定,还对提问的同学赠与书籍及音像资料。同时,将自己的乐谱赠送给到场的师生。
整个沙龙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在这两个半小时中,李世相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表述牢牢地抓住了每位到场师生的心,既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受到这首作品的意蕴,同时又学到了实用的作曲技法。此次沙龙气氛热烈,在场师生均感收获颇丰,李世相教授的生动讲解为本学期最后一期“草原乐派”音乐创作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讲座现场